2021臺大AI中心暨轄下計畫成果發表會-展出成果介紹海報
計畫簡介
隨著緊急醫療可近性及普及化的發展,急診擁塞越來越顯著,超過現有醫療模式所 能承受,而急診病患的病情隨時變化,面臨到無法能適當的病情監控,以至於非預期的事件,如不預期心跳停止,入住加護病房,或是急診過程中死亡等現象的發生。即使在歐美國家也面臨這些問題,而臨床警示系統的發展,是為了在有醫療異常 事件發生時,發出警示並通知醫療團隊,即時再評估病患並採取適當的醫療措施。 然而過去發展的警示系統,面臨的問題即是其敏感性及準確度不足,以至於在臨床 上的應用有限,所面臨重要的障礙,則是所應用的指標大多是單一時間點或是短時間中,病人生命徵象數值變化。然而急診病人在來診就診及暫留過程中的病情內容 及變化,短時間的偵測絕非足夠,病人過去病史,此次病程發展,乃至於病人在急 診來診後的一開始的醫療處置適切與否,都會影響急性惡化的發生。 電子醫療病歷為醫療大數據研究提供了更有效偵測前述「急診不預期事件」的機會。台大醫院整合資料庫成功的標準化各個分院的數據組件,使得發展出的智慧急診 醫療模式能在不同的醫院進行。此計畫內容第一年即是應用此電子病歷資料系統,以人工智慧的模式,包含深度神經網絡(deep neural networks)在內的各種方式 (例如logistic regression, gradient boosting, Random Forest等),來發展有效的預 測模式。所應用的資料內容則是從病人在來診及暫留階段,包含病人特性,過去病 史,主訴,此次就診病情,生理指標,檢驗數值級報告等等,所要偵測警示的內容,包含就診二小時內醫療處置的適當性,不預期心跳停止,加護病房住院及急診中死亡等。在第二年則以台大醫院總院區,新竹及雲林分院的資料進行多中心驗證。 並開始進行與醫院醫療作業系統的連結,而能即時取得所需資料。第三年則完成與 醫院資訊系統的連結,並開始進行多中心的前瞻式臨床研究計畫的作業。第四年則 開始以前/後期的方式進行研究,以四個月的時間為對照期,之後四個月則是讓警 訊系統全面上線,並能主動提示醫護團隊。結果則是探討前述各項警示的效益,及 各項危及病人的事件發生,是否能因有效的警示而能得到適當的處置。此模式的成功發展,針對國內及國外日益增加的急診負荷,能提供有效的智慧急診模式,並推廣應用到其他醫療院所。而警示系統的發展,更可在適當的調整之後,發展到急診之外的其他單位,預期有相當之應用潛力及及影響。
◎ 計畫主持人
計畫主持人 黃建華
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院急診醫學科 臨床教授
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 主任/主治醫師
共同主持人 馬惠明
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急診醫學科 教授
共同主持人 王志宏
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急診醫學科 主治醫師
共同主持人 蔡旼珊
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急診醫學科 主治醫師
共同主持人 何奕倫
臺大醫學院 內科 教授
臺大醫院 內科部 主任/臺大醫院 遠距照護中心 主任
共同主持人 陳彥斌
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急診醫學科 主治醫師